五行与四时相配
五行即为金、木、水、火、土。五行最开始是被古人视为构成世间万事万物所必需的五种元素,
五行学家们力求要将五行与实际的节候与历法相匹配,显然还要作更一步的改进,因为当时人们的生活活动范围也在逐步扩大,基于生产生活的需要,所以对四时节令很重视。古天文学家们也很重视五行与四时相配。
将四季中的每一季,分为孟、仲、季三个月,则:
春季的孟春、仲春、季春三个月,位于东方,五行属木,配甲乙;
夏季的孟夏、仲夏两个月,位于南方,五行属火,配丙丁;
夏季的第三个月“季夏”,位于中央,五行属土,配戊己;
秋季的孟秋、仲秋、季秋三个月,位于西方,五行属金,配庚辛;
冬季的孟冬、仲冬、季冬三个月,位于北方,五行属水,配壬癸。
在《史记·天官书》中就进行了系统性描述:
岁星,曰东方,木,主春,曰甲乙;
荧惑,曰南方,火,主夏,曰丙丁;
填星,曰中央,土,主季夏,曰戊己;
太白,曰西方,金,主秋,曰庚辛;
辰星,曰北方,水,主冬,曰壬癸。
这就是“土王季夏说”。它的一大特点,是使“五行相生”的规则得以解释四季的变迁:(春)木-(夏)火-(季夏)土-(秋)金-(冬)水,依次相生。
最困难就是在于土的相配问题,虽然土的存在使得四时气中五行相生的关系有了承上启下的效果,但是与四时的配对很难用一种方法来解决,最早的古天文学家们想以一种模糊的方法冷处理土的相配。《淮南子·天文训》里是这样说的:“中央土,执绳而制四方。”他们是这样认为的,木火金水四行各管一季,土的作用是“制四方”,直接将土排除在四时十二月之外。
后来西汉大儒董仲舒发现,这样做很不妥,对土不公平啊,那怎么办呢?还得是文化人有办法,他居然提出一个脑回路特别新奇的观点,在其《春秋繁露·五行对》里这样写道:“土者,火之子也。五行莫贵于土。土之于四时无所命者,不与火分功名。木名春,火名夏,金名秋,水名冬。”将“土制四方”加以升华,强调了“土不与火分功名”!并提出了这样的观点:五行莫贵于土!听起来很高大上,实际上并没有解决问题,土还是被排除在四时之外。
但这些观点也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,各种相配方法也接踵而来,古人又根据“土制四方”、“五行莫贵于土”的思想,提出了一个解决匹配的办法,将春夏秋冬四季的最后一个月都拿来配土,这就是著名的“土王四季”说。
土王四季说中是这样描述的:甲乙寅卯木,巳午丙丁火,戊己四季土,庚申辛酉金,壬癸亥子水。这里的四季表示的是四个季节的末月,也就是季春、季夏、季秋、季东。根据前面说过的月与十二辰相配,季春之月为辰,季夏之月为未,季秋之月为戌,季冬之月为丑,所以这段最开始谈到的四季土配辰戌丑未。